当前,北京市疫情仍处于较快发展期。学校多个校区相继涉疫,辅导员老师们第一时间奋战校园疫情防控第一线,化身为大白、小蓝,主动 “留校值守”,入住学生公寓,舍小家为大家,坚持24小时守护不断线,全身心投入、全天候陪伴、全方位育人,用责任与担当筑牢学校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用心用情用爱守护学生的生命健康,传递温暖与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联大的育人温度。
守望相助,辅导员一直都在
11月19日早6:58,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的电话打破了外馆斜街校区宁静的校园,学生中出现核酸异常,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学校和学院领导指导下,辅导员队伍即刻转入“战时状态”。学院领导和驻守在校内的辅导员通宵达旦,将一间会议室化作“小家”,落实每项疫情防控任务,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庆在一线参与学生工作指挥,辅导员刘世豪变身“大白”,勇担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员。今年刚刚入职的辅导员杨雅茹第一时间换上防护服只身前往“十混一”女生宿舍了解学生情况,给学生们发放抗原试剂。詹小冷、杨雅茹老师陪同阳性及密接人员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学院校外女生宿舍地处安华里社区内,一直是学校、学院担心的阵地,辅导员孙君镕化身楼宇“大白”,为同学们做抗原鼻拭子检测;带领学生党员每天1-10楼为同学们送三餐、量体温、打热水、收垃圾、打扫厕所、打扫澡堂、楼道消毒;身体看似娇弱的她在工作中充满着有限的能量。
守初心 保安全 做最美逆行者
11月4日特殊教育学院接疾控中心通知,一名学生被判断为密接,18日校区内突发疫情……,往日充满活力的校园接连被摁下 “暂停键”,师生共同经历着一次次挑战。
学院辅导员们闻令而动,逆行而致,舍小家保大家,冲锋陷阵在学生工作一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校园值守、运送物资,宿舍答疑、情绪安抚,学生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学生有什么困难他们必然倾力帮忙。特教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在校、院的指导下立刻组织辅导员摸排、上报学生情况和应急工作。
学工办主任寇蕴已经连日住在学院值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辅导员赵磊来不及安顿好家中生病的老人和需要照顾的小孩,就赶回学院,发布公众号推送、制作暖心视频、排查学生舆情;李爽刚到达北五环外的家中,就又背起行囊回到校园,两小时内穿行北京“16环”后,立刻投入工作;王昕到达学院后直奔宿舍,不断地打着手语与学生交流,解决学生困惑,安抚焦虑的学生;梁辉老师抛下正上小学的儿子,身体不适到医院完成检查后火速投入到值班一线,傅子健周五刚回到怀柔家中,听说校区有阳性病例后,毫不犹豫地说,“需要的话我马上赶回学院,时刻准备好等待调遣通知。”
最是风雨见初心,危难时刻显担当。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蒲黄榆校区迎来降级管理。特殊教育学院辅导员团队扎根在一线,全情投入,做到守初心,保安全,做了最美的逆行者。
学生在哪里,辅导员就在哪里
11月24日11:10,应用科技学院接到通知,一名学生核酸异常,校区启动应急机制。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和指挥下,学院辅导员队伍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关键时刻,学院党委副书记唐昊指挥在校辅导员立即投入战斗。刚入职2个月的辅导员贾平逆行前往确诊同学宿舍,组织学生有序前往健康驿站隔离观察、发放抗原检测、有序转运到酒店隔离。刚入职4个月的辅导员李静如配合学院疫情防控指挥部协助流调、统计人员数据、组织学生进入闭环管理、安抚学生情绪等工作。辅导员郭磊主动请战,小区刚解封就义无反顾回到学院内入住到发生疫情的学生公寓,保障同学们三餐和饮用水按时配送、处理公寓内突发状况、防疫物资协调分配、指挥培训一线志愿者、只身前往确诊同学宿舍陪伴等待120负压救护车转运、安抚确诊同学等等。学工办孟祥影进驻隔离酒店,时刻战斗在最一线,与学生共进退。
他们是学生们的主心骨、知心人
11月27日,应用文理学院出现“十混一”突发情况,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岩立即启动学生工作预案,辅导员刘守合、朱丽华、李娜、曹玉峰、王岩在一小时内全部进驻学院,不畏疫情风险,进入阳性同学宿舍,积极开展学生物资运送、学生心理疏导、相关人员转运等工作,用心用情做好突发疫情状况下的学生辅导,成为学生们的主心骨、知心人。刘守合、曹玉峰两位老师每日上午穿梭21层宿舍楼进行上门核酸,在核酸过程中,逐个宿舍敲门,一对一核对信息,并借此及时关心慰问每一名学生,逐一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李娜老师通过微信群及时收集学生的各类诉求,依次上门服务,深夜为教学楼观测点的同学张贴玻璃纸等等,及时解决学生的每一个诉求,对于焦虑恐慌的学生一对一贴心辅导。王岩老师转运学生至深夜,尚未入眠的她凌晨2点又接到通知一名呕吐眩晕急需就医的女生需要外出就医,期间面临120运力紧张、医院隔离点满员等种种突发情况,王岩老师用爱心和细心全程陪伴学生,直到第二天上午才返回学院。朱丽华老师每天组织后勤人员、学生志愿者为分布在各个点位的学生的500名学生及时送餐上门。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瞬间、一趟趟穿梭宿舍与隔离点,展现了联大人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抗疫精神,也充分展示了联大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他们是温暖的传递员
11月28日下午17时,接疾控部门通报,红领巾桥校区核酸检测点出现“十混一”异常,校园骤然进入“战时状态”。辅导员们闻令而动,核查人员、摸排情况、安抚情绪,线上线下,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引路员”“解释员”“安抚员”。学工办主任姜永波刚调入学院,临危受命,他边熟悉环境,边统筹工作,始终奋战在一线:摸排留校学生信息、组建党员服务队、划定生活分区、召开全员留校学生会议、答疑解惑、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等等;辅导员余梓蓉所在小区刚结束封控,收到召唤后就立即到院报到,答疑解惑、安抚学生;其余辅导员因社区疫情无法到校,他们利用网络,将关心关爱传递到每一位在校学生。12月1日凌晨2时,学院46位密接转运,各位辅导员老师全程线上陪同,提醒学生要做好防护,指导学生要收拾的物品,叮嘱学生转运时的注意事项。事后更是建立转运群,时刻解答学生的疑惑、协调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
哪里需要,哪里就有辅导员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在疫情严峻时刻,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家住北五环的夏时雨老师接到通知需要入住学院进行值班值守,没有丝毫犹豫,连夜收拾换洗衣物,隔天一早便入住学院,协助学院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住校辅导员魏靖涛积极承担学院分配的工作,敢于承担急难险重事务。其他辅导员也纷纷表达了随时进校听候调遣的想法,在各自岗位上为学院的稳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住校值守辅导员以学生之事为大事,帮助同学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在学院封闭式管理的一天夜里,他们临时接到学院小卖部的员工成为密接的消息,辅导员和学生党员连夜学习操作小卖部收银程序,成为了“超市收银员”,保证同学们日常用品的供给。
由于工体北路校区的食堂在校外,为了减少学生与社会面接触,机器人学院党委副书记那日松立刻组织全体辅导员摸排学院住宿学生数量,统计在校少数民族就餐情况,第一时间为学生送上热乎的饭菜。辅导员在为学生分发餐盒的时候,详细询问同学们的口味、菜量,将这些都一一记录下来,反馈给食堂,为学生提供最温暖最贴心的服务。全体辅导员“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加强关怀、及时关注、有效疏导,有温度有感情主动关爱学生,同时,在就业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化解疑虑和担忧,开展线上就业招聘等活动,做到疫情防控和学生就业“两不误、双促进”。
有辅导员的地方就有力量和希望
12月1日,接疾控部门通知,北四环校区南院1名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异常,校区各学院辅导员第一时间进驻校园,立即展开数据统计、保障物资运送、做好学生心理疏导、逐一了解学生诉求,齐心协力守护在校师生安全。
旅游学院辅导员曲静、乔晶驻守校园,深入学生宿舍与留校学生谈心谈话,耐心细致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关切学生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同时两位辅导员老师担起校园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协助核酸检测、校园疫情防控。辅导员们多次深入学生宿舍、召开线上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讲解目前疫情形势和学校相关政策,及时了解、时时关注学生情况,做到不落一人。
智慧城市学院接到4号宿舍楼某同学在当日返乡后检测出抗原阳性通知后,学院副书记王颖作为楼长,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在途中向12名由学院辅导员和专业老师组成的层长队伍安排工作。由于前期工作扎实,迅速定位该生所在宿舍位置,摸清了宿舍内人员情况,并及时通知同学回到宿舍带好口罩,听从安排。不到一个小时,在校医院的指导下,迅速确定了7名密接同学并安排了隔离。随即,在驻楼刘革老师的组织下,四层96名同学做了抗原自测,层长老师们逐个宿舍督促核对,确保一人不漏。组织安排全楼当日未做核酸的同学有序补做核酸。晚23点多,经过五个多小时紧张忙碌有序的工作,应急处置工作基本结束。学院辅导员和专业老师们紧密配合,每天早晚不间断地与每个宿舍做好沟通,关心问候,发现问题,维护台账,为时刻维护好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竭尽全力。
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蔺梦雄,作为一名新入职的辅导员老师,主动请缨,身居一线。积极配合领导工作,工作之余,积极深入宿舍,关心关爱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了解、解决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尤其是网格化核酸及平常的值班值守。乌力汗老师自11月24日至今,工作在学生工作第一线,一直在校园值守,深入宿舍,疏导5号宿舍楼集中核酸检测,关心关爱康驿站学生,及时解决在校生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在校生同吃食堂,同住校园,与学生一起共同抗疫,守护校园。
管理学院辅导员第一时间进驻校园,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困难,积极给予帮扶并进行情绪安抚,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琪落实网格化工作,刘园、孟秀霞、田小兵、廖祎、赵培灼等辅导员提醒在宿学生核酸检测、安排学生取餐、做核酸路线顺序,还与离校学生保持联系,保证在宿和回家学生一切顺利。曹敏、郭开宇、李毓等辅导员老师每晚核对统计学生宿舍扫码人数,协助宿舍管理员细化学生宿舍管理方案。在有学生转运需要送生活用品时,廖祎和李毓老师及时对接,迅速将行李送到学生手中,并在学生入住隔离点后每天了解学生状态,将关心关爱融入到每个工作环节。
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曹海娟布置为2号宿舍楼管控期间送餐和核酸工作,辅导员张奕、张慧两位老师每日深入学生宿舍,宣传政策,统计数据,督促扫码,送去关心、解决困难,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关心关爱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遵守学校防疫规定。宋歌在得知学生返乡确诊后,一方面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专班工作全力排查;另一方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通过耐心细致的家校沟通,保障学生正常参加线上教学及身心健康,做到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张雪琪、张新谛每天坚持每一间寝室上门叮嘱,确保第一时间精准掌握动态信息,多次往返行动不便的同学宿舍帮他们解决校园生活问题。孙大鹏连续14天校园坚守,临时把“家”安在学校,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同行,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帮助同学们解决实际困难,24小时在线,全力守护在校同学们的平安。
12月2日晚,7号宿舍楼发现一名研究生核酸结果异常,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冯丽霞作为楼长第一时间入楼开展工作,调动层长宿舍长管理网络迅速配合学校做好应急相关工作。7号楼是北四环校区唯一在校外的宿舍,根据学校要求最近进行了闭环管理,冯老师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作用,组织了志愿者突击队,完成每日的送餐任务,分发口罩等,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需求和思想动态,作为楼长的她战斗在抗疫第一线。
疫情期间,各学院学工队伍都严阵以待,加强网格化管理,每天坚持核查在校学生相关数据,高度关注校内学生的情绪状态、身体健康和诉求,及时回应和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加强服务保障,做到‘有求必应’。加强对居家学生特别是独居学生学习、生活的关心关注,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困难、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积极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坚定全体学生“齐心抗疫,共克时艰”的信念,让学子、让家长深深地感受到,有辅导员的守候,就有力量和希望 。
同心抗疫,温暖陪伴。
辅导员老师们始终与同学们在一起,
守护着大家的健康安全,
用心、用情、用爱
践行使命与担当,
传递温暖与力量!
我们坚信,
每一位辅导员的付出和努力,
都是战胜疫情的强大动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校园无恙,师生安好,
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让我们携起手来,
同心抗疫,共克时艰!